陸儼少的這幅《雁蕩泉石》構圖采用其極擅長的豎條幅,壁立千仞,山巒起伏,百里不斷,白云如帶,橫貫眾山;千里江流如急如奔,猿啼虎嘯縈繞耳邊;遠處山巒疊嶂,白云橫靄;近處江流如奔,曲折開合,變幻莫測;設色采用小青綠,極具觀賞性,整個畫面給人險、峻、急之感,特別是云和水的表現顯示了陸儼少的高超技藝。若仔細琢磨這件作品,人生如同過峽,短暫而充滿險峻,只要充滿信念,把握舵向,總會求得平安。
陸儼少(1909~1993),又名陸砥,字宛若,齋名萬安草堂、穆如館、就新居、自愛廬、晚晴軒,上海嘉定人。現當代畫家。工詩文,善書法,尤精國畫山水,間作花卉、人物畫。早年隨馮超然學畫,從王同愈習詩文,后又師從吳湖帆。山水由“四王”人手,后上溯宋元諸家。繪畫重章法,長于用線勾云劃水,常用白云筆勾勒層巒疊嶂,尤用墨塊壓擠留白為云為水,使煙霧起伏畫面之上,別具特色。晚年吸取陳老蓮、仇十洲筆意為己用。寫大山大水于特殊畫風之中,開創一派,影響深遠。曾任全國文聯委員、浙江畫院院長、教授。 從藝歷程
原載:99字畫網(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,以及本聲明)